稳健,是 Gate 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
真正的成长,不是顺风顺水,而是在市场低迷时依然坚定前行。我们或许能预判牛熊市的大致节奏,但绝无法精准预测它们何时到来。特别是在熊市周期,才真正考验一家交易所的实力。
Gate 今天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报告。作为内部人,看到这些数据我也挺惊喜的——用户规模突破3000万,现货交易量逆势环比增长14%,成为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实现双位数增长的平台,并且登顶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约交易量屡创新高,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
更重要的是,稳健并不等于守成,而是在面临严峻市场的同时,还能持续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欢迎阅读完整报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香港发布Web3政策2.0 打造全球数字资产中心
香港Web3的新征程:打造全球数字资产中心
2025年7月1日,香港迎来回归28周年。这座城市一直处于全球制度交汇与资本流动的前沿。如今,香港正踏上新的旅程:以Web3作为技术基础,以数字资产为金融核心,利用其全球视野和政策优势,重新定义"金融中心"的内涵。
香港的Web3之路不仅仅是一次产业升级,更是国家"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延伸,是科技革命与金融文明深度融合的历史性跃迁。
从建立金融自由港,到2022年发布虚拟资产政策宣言,再到2025年推出《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简称政策宣言2.0),香港一直用政策的确定性来应对产业的不确定性。
政策宣言2.0不只是加强监管,更是围绕"LEAP"战略架构进行的全面升级。LEAP代表Legal(法律合规)、Expanding(资产代币化扩展)、Advancing(应用场景拓展)和People(人才建设)四个关键维度,展现了香港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全面布局与长远规划。
主要内容包括:
这些举措体现了香港对其金融系统兼容性与开放性的高度自信,也是在国际金融博弈中将香港作为"桥头堡"的战略选择。
技术栖息地,资本通道口,信任新边界
Web3的发展不仅是科技更迭,更是对效率与信任范式的根本重塑。在全球对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充满期待的时代,香港选择了一条务实与远见并重的道路。
"技术栖息地"不仅指区块链等底层技术在香港落地试验,更是监管制度与金融场景共同赋能,使其真正走出象牙塔。如今,链上资产发行、链上清算、链上身份认证等机制已在香港多点开花,成为现实中的公共产品。
"资本通道口"意味着香港不仅继续发挥离岸人民币与全球资本市场的流动中枢作用,还能将传统金融与Web3之间的系统打通。一位家族办公室负责人评价:"在香港,数字资产终于可以像基金、债券一样进行组合配置。"
"信任新边界"正被法律、技术与制度共同构筑。链上交易记录的不可篡改、审计机制的可验证性、KYC与AML框架的协同推进,为Web3重建了一套可被机构认可的信任体系。某种程度上,香港已让"合规"从束缚变为加速器。
在这场创新实践中,香港涌现出一批领军企业,积极参与并引领产业变革。例如,某交易平台联合传统金融机构推出香港首个链上证券产品,首日交易规模突破2亿港元。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推出的综合账户服务覆盖香港90%的持牌券商,极大地降低了机构参与门槛。
全球新秩序中的"香港之问"
在美元体系与科技资本重新博弈的大背景下,中国需要一个连接全球资源、推动数字资产制度演化、承担试点使命的新金融空间。香港正稳稳站在这场全球格局重塑的交汇点上。
Web3政策的出台是时代抉择的必然结果,背后有深刻的经济与技术逻辑支撑:
链上资产流通效率明显提升。例如,链上结算时间从传统T+2缩短至秒级,交易成本降低超过80%。
全球法币体系持续承压,2024年全球主要央行平均加息次数达到近年来最高,推动稳定币作为"技术型货币"的制度化需求。
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的融合正深刻改变金融底层结构,链上信用、身份和交易逻辑构建出全新的信任框架。
年轻一代的金融认知结构发生转变,信任开始从牌照机构转向链上共识机制,推动新型金融体系的快速生长。
在此背景下,香港提供的政策创新空间,以国际金融中心积累的信任基石,以Web3政策2.0为引擎,正加速向全球数字资产枢纽转型。
香港的角色已不只是"监管试验田",而是全球Web3战略资源的集聚港,是亚洲链接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双向通道,更是RWA与稳定币合规落地的制度坐标。
在链上效率不断提升、数字资产制度化大潮来临的时代,香港理应也必然在全球新金融秩序中扮演引领者的角色。
结语:时代选择了香港,香港选择了Web3
2025年是香港以数字主权与制度创新重新出发的关键节点。Web3不仅是技术革新,更是香港主动在全球治理、金融竞争、科技范式重构中找到的战略锚点。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属于香港、中国乃至全球的数字经济新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