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For

這段在 #polymarket 上累計盈利不到 2 萬 U,但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遠超預期。做個復盤,分享我的交易思路和結果,希望能給同樣在預測市場摸索的朋友一些參考。
1. 新聞驅動交易(低效,高度競爭)
最初嘗試的是 新聞事件驅動交易,比如電影票房、地震預測、馬斯克推特數量等專有市場。但問題很明顯:
流動性低的盤口:我有速度優勢,但整體交易量太小,賺不到大錢。
流動性好的盤口:競爭激烈,往往只能撿高價籌碼的“屍體”,利潤微薄。
資金效率低:這類市場的結算週期至少一周,大部分都是月度,資金利用率太低。
@Vida_BWE 很早就說過,這個市場一個月撐死幾萬 U 收益,現在深表認同。
查看原文1. 新聞驅動交易(低效,高度競爭)
最初嘗試的是 新聞事件驅動交易,比如電影票房、地震預測、馬斯克推特數量等專有市場。但問題很明顯:
流動性低的盤口:我有速度優勢,但整體交易量太小,賺不到大錢。
流動性好的盤口:競爭激烈,往往只能撿高價籌碼的“屍體”,利潤微薄。
資金效率低:這類市場的結算週期至少一周,大部分都是月度,資金利用率太低。
@Vida_BWE 很早就說過,這個市場一個月撐死幾萬 U 收益,現在深表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