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加密基金至暗時刻:融資困境與策略調整
加密基金的至暗時刻:年份效應下的沉寂與反思
在金融世界中,"年份"對基金的影響猶如葡萄酒釀造中的"風土"。對於那些在量化寬松政策盛行時期成立的加密基金而言,當前正經歷着來自"不良年份"的嚴峻考驗。
近期,加密行業投資者們在網上紛紛表達了自己的困境。一支規模達4億美元的Web3基金宣布暫停新項目投資和後續募資計劃,引發了廣泛關注。盡管該基金聲稱其內部收益率仍處於領先水平,但這一決定無疑反映了當前加密風投面臨的挑戰:募資規模縮水,投資熱情減退,代幣鎖倉模式遭質疑,部分投資者甚至轉向二級市場和對沖操作以維持投資組合價值。
在利率高企、監管不明和行業內部問題交織的背景下,加密風投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調整期。特別是那些成立於2021年左右的基金,當前環境更是加劇了它們在退出期的困難。
某資本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分享了他們作爲有限合夥人(LP)投資其他風投基金的經歷。他們投資的多支基金雖然都捕獲了頭部項目,但整體投資已計提60%的減值準備,希望最終能收回40%的本金。他認爲,這種情況並非個別基金管理人的過失,而是整個2022/23年投資年份(vintage)的共同命運。不過,他對下一個週期的加密風投前景持樂觀態度,認爲行業可能會像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後的反彈一樣,迎來新的創新投資機遇。
2021至2022年的"資本狂歡",除了行業內部的創新浪潮,如DeFi、NFT和鏈遊的興起外,也與特殊的時代背景密切相關。疫情期間,多國央行實施大規模量化寬松和零利率政策,導致全球流動性泛濫,大量資金湧入高回報資產。這一被稱爲"一切都是泡沫"的環境中,新興的加密貨幣行業成爲了主要受益者之一。
面對如此風口,輕易獲得資金的加密風投機構紛紛採取"抬轎式"投資策略,大手筆押注概念賽道,而較少關注項目的內在價值。這種脫離基本面的瘋狂投資和短期漲勢,本質上是超低資金成本下的"預期定價"。加密風投們將大量資金投入估值虛高的項目,爲日後埋下了隱患。
代幣鎖倉機制原本是爲了保護生態穩定性和散戶利益而設計的,通常採用"1年懸崖期 + 3年線性釋放"甚至更長期的鎖倉安排。這種機制本意是好的,尤其對於經歷野蠻生長的加密行業來說,有助於消除外界對項目方與風投"作惡"的擔憂。
然而,當联准会從2022年開始收緊貨幣政策,加密行業的泡沫隨之破裂。虛高的估值迅速回落,市場進入"價值回歸"的陣痛期。加密風投們不僅在早期投資中遭受重創,還要面對誤以爲他們獲得巨額收益的散戶投資者的質疑。
據某數據分析機構創始人發布的信息,在其追蹤的項目中,幾乎所有項目都出現了嚴重的估值下跌,部分項目的同比跌幅甚至高達85%至88%。多項數據顯示,許多承諾鎖定倉位的加密風投可能錯過了去年在二級市場的更佳退出時機。這迫使他們尋求替代策略,有報道稱多家風投與做市商合作,通過衍生品和空頭頭寸對沖鎖倉風險,在市場下跌中獲利。
在當前疲軟的市場環境下,新的加密基金募資同樣面臨重重挑戰。某研究報告顯示,盡管2024年全年新基金數量有所增加,但按年率計算,2024年是自2020年以來加密風險投資融資最低迷的一年,新基金募集資金總額遠低於2021至2022年牛市期間的水平。
在行業缺乏明確產品敘事和實際應用場景的背景下,社區開始轉向Meme熱點來制造話題和流量。Meme代幣憑藉"暴富神話"的吸引力,多次引發交易狂潮,吸走了大量短期投機資金。這些項目通常一次性炒作猛烈,但缺乏持續性支撐。在鏈上"賭場化"敘事不斷蔓延的情況下,Meme代幣開始主導市場流動性,佔據了用戶注意力與資本配置的焦點,導致一些真正具備潛力的Web3項目被邊緣化,曝光度與資源獲取能力均受到限制。
同時,一些對沖基金也開始進軍Memecoin市場,試圖捕捉高波動帶來的超額收益。例如,一家由知名風投支持的對沖基金推出了一只持有基於某公鏈的模因幣的流動基金,在2024年第一季度爲其帶來了137%的可觀回報。
除了meme之外,比特幣現貨ETF的推出也可能是山寨幣市場低迷和風投困境的潛在原因之一。自2024年1月首批比特幣現貨ETF獲批以來,機構與散戶可通過受監管的渠道直接投資比特幣,傳統金融巨頭紛紛入場。ETF推出初期便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顯著提升了比特幣的市場地位與流動性,進一步強化了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的資產屬性。
然而,比特幣ETF的出現也改變了行業原有的資金流轉邏輯。大量原本可能流向早期風投基金或山寨幣的資金,選擇了留存在ETF產品中,轉爲被動持倉。這不僅打斷了以往比特幣漲後山寨幣補漲的資金輪動節奏,也讓比特幣與其他代幣在價格走勢與市場敘事上日趨脫鉤。
在這種趨勢下,傳統資本愈發集中於比特幣,Web3領域的創業項目難以獲得足夠融資關注;而對於早期風投而言,項目代幣的退出渠道受限,二級市場流動性薄弱,導致回款週期延長、收益兌現困難,只能收縮投資節奏甚至暫停投資。
此外,外部環境同樣嚴峻:高企的利率與日益收緊的流動性讓投資者對高風險配置望而卻步,而監管政策雖不斷演進卻仍待完善。
一位業內人士在社交媒體上表達了他對行業前景的看法。他指出,許多人對行業未來持悲觀態度,紛紛選擇離場。他們的邏輯很簡單:一方面,市場參與者已經習慣了投機性的交易模式,用戶屬性已經定型;另一方面,難以看到新的顛覆性應用爆發,社交、遊戲、身分等領域都已被加密行業"嘗試重構",但最終結果並不理想,很難找到新的基礎設施機會和無限想象空間。
在多重壓力之下,加密風投的"至暗時刻"恐怕還將持續一段時間。然而,正如歷史所示,每一次行業低谷都可能孕育着下一輪創新和機遇。對於堅持不懈的投資者和企業家來說,這或許是重新思考策略、構建更具可持續性商業模式的關鍵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