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币圈观察: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今年我主要参与了一些私密聚会,除了Breakpoint外几乎没去过公开会场。以下是我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一级投资机构面临寒冬与多家一级机构交流后,普遍反馈不佳,甚至有人断言"一级已死"。大多数机构手中持有大量未上市或已上市但未解锁的代币,而这些代币的价值已大幅缩水。多家场外交易机构反映,许多交易难以找到买家。新一轮基金募资也遇到严重困难,实际到账资金可能只有对外宣称的十分之一。上一轮轻松融资数亿美元的情况一去不复返,这迫使投资机构不得不提高单笔投资额度,抬高项目估值,造就了一系列注定失败的项目。然而,这一轮再也没有像SBF那样的"救世主"了。有趣的是,几乎所有一级机构都表示有意进军孵化领域。但实际上,这些机构的人员配置和能力与孵化几乎毫无关联,甚至没有一个从零到一的完整项目经验。这让人不禁疑问:他们究竟要如何进行孵化?## "真实场景"成为热门话题在与各机构交流时,大家都在询问我关注的赛道。当我反问时,许多人都提到了"真实收入、真实用户、真实场景"的项目,然后就是一连串诸如RWA、AI、Depin等流行词汇。但这些词似乎只是空洞的概念,并没有实质内容。事实上,尝试用Web2场景填充Web3叙事的想法在22年就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回顾某交易平台上一轮上市的项目,表现最差的恰恰是那些有"场景"的应用项目。这并不是说加密货币不需要这类创新,而是这些项目与加密货币真正的优势——资产流动性——关系不大。## 新用户以全新方式进入市场许多机构和项目方都在讨论如何吸引新用户和资金进入市场。然而,他们可能忽视了一个事实:新用户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大量涌入。例如,某知名歌手举办了一场史上最离谱但又极具创意的加密货币派对,虽然出格但确实吸引了圈外人士的注意。某公链生态大会被誉为"加密货币界的火人节",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批新兴的内容创作者。这些创作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报道和解读当前的加密货币事件。这些都是属于TikTok时代、Z世代的创新方式。许多新兴项目的创始人年龄都不到20岁,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许多资深从业者难以理解的。新一代用户正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和速度进入市场,而许多人却视而不见。很快,整个加密货币项目的叙事逻辑、运营方式和传播策略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结语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往往难以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这一点在加密货币行业同样适用。每当行业遇到困境,我们就会本能地寻求"真实收益、真实用户、真实场景",以及"引入传统资金"。然而,历史证明,这些传统思维只是加密货币世界的过客,他们最多只会进行一些套利交易,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加密货币行业最大的瓶颈不在于产品,而在于人。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特定时期内,受众理解和接受加密货币的方式,决定了他们参与市场的方式,也决定了行业的发展方向。简而言之,旧思维无法适应新技术,我们需要等待新一代人的崛起。沿用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行业中最优秀的人才仍然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认识到未来已经到来?
币圈新生态:传统思维失效 Z世代引领创新浪潮
币圈观察: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今年我主要参与了一些私密聚会,除了Breakpoint外几乎没去过公开会场。以下是我的一些观察和思考:
一级投资机构面临寒冬
与多家一级机构交流后,普遍反馈不佳,甚至有人断言"一级已死"。大多数机构手中持有大量未上市或已上市但未解锁的代币,而这些代币的价值已大幅缩水。多家场外交易机构反映,许多交易难以找到买家。
新一轮基金募资也遇到严重困难,实际到账资金可能只有对外宣称的十分之一。上一轮轻松融资数亿美元的情况一去不复返,这迫使投资机构不得不提高单笔投资额度,抬高项目估值,造就了一系列注定失败的项目。然而,这一轮再也没有像SBF那样的"救世主"了。
有趣的是,几乎所有一级机构都表示有意进军孵化领域。但实际上,这些机构的人员配置和能力与孵化几乎毫无关联,甚至没有一个从零到一的完整项目经验。这让人不禁疑问:他们究竟要如何进行孵化?
"真实场景"成为热门话题
在与各机构交流时,大家都在询问我关注的赛道。当我反问时,许多人都提到了"真实收入、真实用户、真实场景"的项目,然后就是一连串诸如RWA、AI、Depin等流行词汇。但这些词似乎只是空洞的概念,并没有实质内容。
事实上,尝试用Web2场景填充Web3叙事的想法在22年就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回顾某交易平台上一轮上市的项目,表现最差的恰恰是那些有"场景"的应用项目。这并不是说加密货币不需要这类创新,而是这些项目与加密货币真正的优势——资产流动性——关系不大。
新用户以全新方式进入市场
许多机构和项目方都在讨论如何吸引新用户和资金进入市场。然而,他们可能忽视了一个事实:新用户正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大量涌入。
例如,某知名歌手举办了一场史上最离谱但又极具创意的加密货币派对,虽然出格但确实吸引了圈外人士的注意。某公链生态大会被誉为"加密货币界的火人节",其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批新兴的内容创作者。这些创作者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报道和解读当前的加密货币事件。
这些都是属于TikTok时代、Z世代的创新方式。许多新兴项目的创始人年龄都不到20岁,他们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是许多资深从业者难以理解的。
新一代用户正以前所未见的方式和速度进入市场,而许多人却视而不见。很快,整个加密货币项目的叙事逻辑、运营方式和传播策略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结语
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往往难以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这一点在加密货币行业同样适用。
每当行业遇到困境,我们就会本能地寻求"真实收益、真实用户、真实场景",以及"引入传统资金"。然而,历史证明,这些传统思维只是加密货币世界的过客,他们最多只会进行一些套利交易,并不会带来实质性的改变。
加密货币行业最大的瓶颈不在于产品,而在于人。人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特定时期内,受众理解和接受加密货币的方式,决定了他们参与市场的方式,也决定了行业的发展方向。
简而言之,旧思维无法适应新技术,我们需要等待新一代人的崛起。
沿用旧地图是找不到新大陆的。
我们需要反思:为什么行业中最优秀的人才仍然无法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认识到未来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