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广场小伙伴们,福利不停,精彩不断!目前广场上这些热门发帖赢奖活动火热进行中,发帖越多,奖励越多,快来 GET 你的专属好礼吧!🚀
1️⃣ #TokenOfLove# |广场音乐节打 CALL
为偶像打 CALL,Gate 广场送你直达 Token of Love!泫雅、SUECO、DJ KAKA、CLICK#15 —— 你最想 pick 谁?现在在广场带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标签发帖应援,就有机会赢取 20 张音乐节门票。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214134
2️⃣ #GateTravel旅行分享官# |晒旅程赢好礼
广场家人们注意啦,Gate Travel 已经上线。带话题发帖,分享你的 Gate Travel 旅行体验、心愿清单、使用攻略或趣味见闻,就有机会获得旅行露营套装、速干套装、国际米兰旅行小夜灯等好礼!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3172887
3️⃣ #内容挖矿# |发帖还能赚钱
广场长期活动进行中,最高可享 10% 手续费返佣!发布优质内容,如行情解析、交易观点等,吸引更多用户点赞和评论。若用户在互动后 180 分钟内完成现货或合约交易,你将获得最高 10% 的手续费返佣!
详情 👉 https://www.gate.
AI「下沉」是 Web3 的机遇吗?
撰文:Haotian
最近观察 AI 行业,发现个越来越「下沉」的变化:从原先拼算力集中和「大」模型的主流共识中,演变出了一条偏向本地小模型和边缘计算的分支。
这一点,从 Apple Intelligence 覆盖 5 亿设备,到微软推出 Windows 11 专用 3.3 亿参数小模型 Mu,再到谷歌 DeepMind 的机器人「脱网」操作等等都能看出来。
会有啥不同呢?云端 AI 拼的是参数规模和训练数据,烧钱能力是核心竞争力;本地 AI 拼的是工程优化和场景适配,在保护隐私、可靠性和实用性上会更进一步。(主要通用模型的幻觉问题会严重影响垂类场景渗透)
这其实对 web3 AI 会有更大的机会,原来大家拼「通用化」(计算、数据、算法)能力时自然被传统 Giant 大厂垄断,套上去中心化的概念就想和谷歌、AWS、OpenAI 等竞争简直痴人说梦,毕竟没有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也更没有用户基础。
但到了本地化模型 + 边缘计算的世界,区块链技术服务面临的形势可就大为不同了。
当 AI 模型运行在用户设备上时,如何证明输出结果没有被篡改?如何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实现模型协作?这些问题恰恰是区块链技术的强项...
有注意到一些 web3 AI 相关新项目,诸如最近由 Pantera 零投 10M 的 @Gradient_HQ 推出的数据通信协议 Lattica,来解决中心化 AI 平台的数据垄断和黑箱问题;@PublicAI_ 脑电波设备 HeadCap采集真实人类数据,构建「人工验证层」,已经实现了 14M 的收入;其实,都在尝试解决本地 AI 的「可信性」问题。
一句话:只有当 AI 真正「下沉」到每个设备时,去中心化协作才会从概念变成刚需?
#Web3AI 项目与其继续在通用化赛道里内卷,不如认真思考怎么为本地化 AI 浪潮提供基础设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