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会不会跳过扫码支付,直接进入稳定币支付?

中级7/9/2025, 10:12:38 AM
本文解析香港错过扫码支付的原因,并评估稳定币在当地落地的挑战与机会。

结论写前面 这要看两个关键条件能否成立:

  • 稳定币是否比现有支付方式更方便、更省钱,且覆盖更多场景
  • 能否在合规框架下,快速搭建出“能用、好用、敢用”的完整生态系统

一、 “扫码支付时代”为什么没发生在香港?

原因很现实朴素:

  • Cash Only 能省手续费

  • 接受八达通是因为太多人用,商家“被迫适配”

相比之下,支付宝/微信虽然手续费略低,但

  • 没有用户基础

  • 没有“美团 + 淘宝 + 滴滴”的超级生态

  • 在香港是“独立钱包”,功能残缺、使用场景有限 所以只能成为面向游客的辅助支付方式。

二、那么香港有可能直接跃迁到稳定币支付吗?

目前来看稳定币真正走进日常生活,还要跨过两个核心门槛:

用户体验还不够“生活化”

  • 现在的稳定币讨论还集中在:机构结算 / 跨境支付 / RWA 资产发行
  • 用户端怎么“买币→支付→收款→退出”?流程复杂、缺乏激励、教育成本高。

稳定币距离八达通/微信/支付宝那样的顺手好用,还很远。

合规虽然“有法”,但离“落地”仍有距离

1.合规“有牌” ≠ 支付落地 香港 2025 年将正式启动稳定币牌照制度,但目前:

  • 监管细则、审批流程仍在测试
  • 正式发行、推广到零售市场还有等待期

2.钱包和支付网关生态还没搭好
监管主要覆盖发行层面,但是否有成熟易用的钱包App?是否有与商户POS、支付网关无缝衔接的生态?目前还在构建发牌体系,还没有进入面向大众的落地应用建设期。

3.监管实际执行效果需要时间验证
敢拿稳定币,前提是:用户相信它能兑、兑得快、兑得稳。即使有牌,但市场是否接受?监管如何保障赎回承诺?若储备资产透明度、用户保护、风险应急措施不到位,仍可能发生信任危机。

香港错过了扫码支付,不是因为技术落后,而是因为既没有用户痛点,也没有替代动力。

三、稳定币能不能直接跃迁成功?

要看:

  1. 是否比现有支付方式更方便、更省钱,覆盖更多场景;

  2. 能否在合规框架下快速搭建出可用的生态系统

香港错过扫码支付,是因为既没有用户痛点,也没有替代动力。如果稳定币想跳过扫码时代,直接落地生活场景, 就必须从“合规 + 体验”两个维度上真正打穿用户和商户两端的壁垒。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 [Ethean_yu],著作权归属原作者 [Ethean_yu],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 由Gate Learn 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即刻开始交易
注册并交易即可获得
$100
和价值
$5500
理财体验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