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對手?我有話說!」Gate廣場挑戰賽——秀操作贏$2,000,百萬流量加持!
你是下一個明星交易員嗎?
想讓自己的名字閃耀廣場熱搜?想吸引數萬追隨者?百萬流量已就位,就等你來承接!
🎉 雙重豪禮,贏家通喫!
1️⃣ 曬單排行榜獎勵
收益率排名前10的用戶,瓜分 $1,500合約體驗券!巔峯對決等你來戰!
2️⃣ 曬單幸運獎
隨機抽取10位用戶,每人贈送 $50跟單包賠券!即使不是大神,也有機會躺贏!
🎮 參與方式超簡單!
✅ 在 Gate廣場 曬出你的交易戰績,並成爲帶單員!
✨ 發帖要求:
內容必須原創,並帶上 #CopyTrading# 或 #跟单# 標籤
附上 收益率截圖 或 交易卡片,並分享你的 獨家交易心得
嚴禁AI生成虛假交易,一經發現取消資格
觀點犀利、邏輯清晰,乾貨越多越吸粉!
⏰ 活動截止:8月15日 10:00(UTC+8)
【立即發帖】 展現你的王者操作,承接百萬流量,成爲下一個交易傳奇!
💬 還在等什麼?Gate廣場,等你來戰! 💪
原生加密的末法時代:合規、霸權與注意力經濟的崛起
原生加密的末法時代
一、向合規屈服
加密貨幣是如何從小衆走向主流的?在過去十多年裏,去中心化區塊鏈爲世界提供了一片監管的真空地帶。雖然中本聰的點對點電子支付系統未能成功,但它卻打開了一個平行世界的大門。這個存在於無數節點之上的互聯網世界,不受法律、政府乃至社會與宗教的約束。
監管缺失幾乎是推動這個行業成功的唯一因素。從ICO開始的資產發行及其後續變體、DeFi的興起,到如今所謂的超級應用穩定幣,無一不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之上。正是擺脫了傳統金融的繁瑣,才造就了這個行業的今天。
然而,就像大航海時代探索新大陸失敗後人們開始拋棄帆船一樣,原生加密似乎已進入末法時代。或許從某些重大事件開始,行業開始尋求合規,試圖滿足傳統金融的需求。穩定幣、實物資產代幣化、支付開始成爲行業發展的主流。除此之外,我們只剩下純粹的資產發行,一張圖片、一個故事、一串合約地址就是日常談資。小規模區塊鏈項目已不再被視爲貶義。
我們之所以走到這一步,根本原因在於區塊鏈至今缺乏有效手段約束地址背後各種實體的惡意行爲。我們只能保證節點誠實,保證去中心化金融無需中介。除此之外,我們無法阻止這個"黑暗森林"中發生的任何事情,許多事物走向衰落似乎是必然的。非金融類應用極度依賴項目背後的實體,區塊鏈雖有極強的籌資能力,但誰來約束這些項目方合理使用資金並將一個創意真正落地?
非金融化的願景並非僅靠基礎設施性能提升就能實現。在中心化服務器上都難以做好的事情,又怎能指望在鏈上完成?我們無法要求項目方提供工作量證明,如今向合規低頭或許是未來非金融化的開端,這雖然諷刺卻又無可奈何。
加密貨幣正在成爲傳統金融的一個子集,這個帳本的話語權開始被上層剝奪。自下而上的創新越來越少,機會也在被壓縮,我們正在迎來鏈上霸權時代。
二、穩定幣的演變
什麼是鏈上霸權?我認爲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穩定幣,二是傳統互聯網模式的重演。
首先談談穩定幣。目前市場上主要是法幣支持的穩定幣和收益率支持的穩定幣。最近,一項重要法案的通過引起了廣泛關注。該法案主要內容包括:
這個法案的通過意味着鏈上交易媒介正式被納入監管,美國將對鏈上交易有更大的掌控權。這可能會影響到去中心化金融項目的運作。
另一方面是收益率支持的穩定幣。雖然一些項目的構想不錯,能在牛市中提供高收益率,又有良好的穩定性。但奇怪的是,現在各方都開始爭相開發此類穩定幣,從傳統對沖基金到做市商,再到交易所。這種熱潮似乎已經脫離了原有的意義,變成了一場市場份額的爭奪戰。
在這場競爭中,技術創新和去中心化似乎已不再重要,高收益率和便捷性成爲了關鍵。雖然比起一些投機性強的項目,收益率支持的穩定幣可能是更好的選擇,但這種類似中心化交易所理財產品的模式成爲唯一的創新,也反映出行業發展路徑的局限性。
三、資產發行的演變
公鏈是最大的資產發行平台,從ICO開始,後續的各種模式都是其變體。這些模式推動了一些新概念的誕生,促進了行業發展,但如今卻在朝向傳統互聯網模式發展。一些新興平台的盈利模式已經非常接近Web2,對社區的回饋幾乎爲零,這一點上甚至不如中心化交易所。
目前,各大平台都在研究如何創新資產發行。一些新型平台已成爲用戶尋求暴富的樂土,但這種模式同樣存在問題。除了需要向平台繳費外,用戶還要經歷激烈的競爭。資產發行開始變得復雜,甚至出現了完全離鏈的項目發幣的情況。
極端的投機行爲正在不斷降低行業的底線。一些人試圖通過提出新概念來平衡投機和創新,但效果並不理想。當市場遇冷,敘事難以持續時,一些項目開始採用類似龐氏騙局的模式,這種做法雖然短期內可能推高幣價,但難以維持長久。
與上一個週期相比,當前階段的投機行爲似乎難以催生像去中心化金融這樣的創新。我們看到的更多是發行門檻的不斷降低,以及隨之而來的各種問題。或許我們需要一種新的規則來規範和引導行業發展。
四、注意力經濟的興起
過去,一個項目的崛起主要依靠技術和敘事來凝聚共識。如今,我們更多地看到項目通過各種方式購買注意力,比如使用積分系統或直接投資於網紅經濟。這種類似電商平台+短視頻帶貨的營銷方式在圈內變得越來越普遍,相比於傳統的技術宣講,這種方法似乎更加直接有效。
注意力無疑是當今最有價值的資產之一,但難以量化。一些項目正在嘗試將其量化,但這種模式並非創新,在早期的社交金融項目中就已出現。雖然有些項目聲稱使用AI來評估信息"價值",但這種方法顯然無法真正捕捉長期價值,代幣正在成爲一種"快消品"。
積分制度的弊端已經顯現,如果未來的項目主要依靠購買注意力來發展,這種做法的利弊值得深思。雖然項目努力營銷本身無可厚非,但當前行業似乎出現了一種全民炒作的趨勢。舊的加密時代可能已經走到盡頭,販賣影響力已成爲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從政界人物到行業大佬再到網紅,各方都在各取所需,但這種模式並未真正促進任何項目的長期繁榮。
結語
穩定幣的全球化和區塊鏈支付的普及似乎已成定局。然而,作爲這個生態系統的原住民,我們可能需要的不僅僅是這些。我們需要真正鏈上原生的穩定幣,需要非金融化應用,需要下一波創新浪潮,而不是生活在一個僅僅販賣流量的Web3世界裏。
時間似乎在驗證一些早期比特幣支持者的預言,但我仍然希望未來能夠證明他們是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