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百萬數字貨幣盜竊案引發加密資產法律定性爭議
幣圈盜幣案引發司法爭議
近期,一起涉及百萬加密貨幣的盜竊案引發了廣泛關注。案件不僅揭示了加密資產領域的復雜性和風險,也暴露了我國在加密資產法律定性上的分歧。
案件回顧
2023年5月,上海居民歐某發現自己錢包中價值百萬的加密貨幣突然消失。經過調查,歐某發現一個月前有人將他的加密貨幣全部轉走。在技術分析後,歐某發現錢包中存在可自動獲取私鑰的"後門"程序。
經過進一步追查,犯罪嫌疑人浮出水面。2023年8月,歐某向公安機關提交了刑事控告並成功立案。隨後,某平台的三名內部員工劉某、張某1和董某2被逮捕。
根據法院判決書顯示,這三名被告是該平台的資深前端開發工程師,負責錢包的研發。他們在錢包中植入"後門"程序,非法獲取用戶的錢包私鑰和助記詞等數據。三人共計非法獲取用戶助記詞27622條、私鑰10203條,成功轉換數字錢包地址19487個。
然而,案情出現了意外轉折。在調查過程中,檢察官發現真正轉走歐某加密貨幣的是另一名前員工張某2。張某2在2021年就已經在客戶端代碼中植入了收集用戶私鑰和助記詞的程序,並在2023年4月將歐某錢包中的加密貨幣全部轉走。
判決爭議
最終,上海市徐匯區人民法院以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判處劉某、張某1、董某2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而實際盜走加密貨幣的張某2,在賠償部分損失並取得被害人諒解後,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這一判決引發了爭議。有觀點認爲,法院對加密資產財產屬性的認知與主流觀點存在差異,對犯罪嫌疑人行爲的認知不充分。
加密資產的法律定性
目前,我國司法機關對加密資產的性質存在兩種觀點:
近年來,第二種觀點逐漸佔據主流。例如,在一起詐騙案中,法院明確指出:"虛擬貨幣具有刑法意義上的財產屬性,可成爲財產犯罪的對象。"
定罪爭議
有法律專家認爲,本案更適合以職務侵佔罪定罪處刑,而非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理由如下:
結語
這起案件凸顯了法律與新興技術之間的矛盾。隨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和加密資產市場的日益成熟,我們期待未來法律能更精準地界定加密資產的法律屬性,爲司法實踐提供更爲明確和統一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