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漲了看漲,跌了看跌,一定就是牆頭草嗎?
很多人覺得“跌了看跌、漲了看漲”是種很隨波逐流的想法,好像沒有獨立判斷力,甚至還有點“韭菜思維”的味道。
但如果你真的做過交易,就會發現這其實是很實用、很有價值的原則。市場的很多操作思路,正是建立在這種“順勢而爲”的基礎上。
舉個簡單例子:你會去買一個每天都在往下掉,而且還不知道底在哪的幣嗎?大多數人不會吧,因爲這明顯是在下跌趨勢中,還沒看到止跌的跡象。俗話說“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就是這個道理。
可一旦它跌到某個位置後,連續幾天出現了反彈,而且成交量、形態都開始有了轉好的跡象,這時候你是不是就會想:也許短線有機會?這就是“漲了看漲”的實際應用。
合約也一樣,一個幣種本來走勢很好,你判斷還能繼續漲,但突然出現一波強烈下跌,打破了原本的漲結構。那這個時候你就得重新審視了,是不是短期見頂了?要不要等反彈去做空?如果你還是死守原來的“看多”觀點,那反而可能喫虧。
反過來也是如此,一直在跌的行情裏,突然來了一波強勢拉升,打破了原來的下跌節奏,這時候也要思考:是不是見底了?要不要找機會做多了?
所以,“跌了看跌,漲了看漲”並不是盲目跟風,而是一種順應市場變化、動態調整判斷的能力。能靈活應用它,才是真正的成熟交易者。
#BTC# #ETH# #SOL# #PEPE# #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