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letConnect Network 是什麼?

(來源:WalletConnect)
WalletConnect Network 是一個鏈無關(chain-agnostic)、高效能的去中心化連接協議。它運用創新的 rendezvous-hashing 架構,使 relay 資料庫達到全球級分布式運作,同時支援端對端加密訊息傳輸,這些特性讓 WalletConnect 成爲未來加密網路交易、社交、支付、甚至身分驗證的關鍵平台。目前網路由兩大節點類型組成:
- 服務節點(Service Nodes):負責存取訊息、維護可用性與效能。節點需質押 WCT 並根據效能指標(上線率與延遲)獲得獎勵。
- 閘道節點(Gateway Nodes):處理高頻連線流量與資料轉發,確保 UX 體驗不輸 Web2。
WalletConnect Network 的參與者角色與生態動力
WalletConnect Network 的參與者組成多元,每一羣體皆可透過持有 WCT 或提供基礎設施來參與網路運行與治理:
- 節點營運者:提供基礎設施,確保訊息傳遞穩定,獲得效能與質押獎勵。
- 錢包開發者:通過 WalletKit 整合,提供高品質 UX 可獲得認證與額外獎勵。
- 應用開發者與 SDK:70% 的流量來自 SDK,這些工具也將獲得一次性 WCT 分配。
- 最終用戶:透過投票、測試新功能、提交 UX 回饋參與治理。
WalletConnect Network 的代幣經濟學
WCT 初始總量爲 10 億枚,初期不可轉移(non-transferable),目的在於穩定網路、避免投機炒作,並讓參與者專注於治理與建設,這段不可轉移時期的具體結束時間將交由社群治理決定。WCT 的分配以公平、長期導向爲核心,設計如下:
- WalletConnect 基金會(27%):用於合作、獎勵計劃、基礎建設補助與網路營運。
- 空投計劃(18.5%):給予用戶、節點、應用與錢包,將分多季進行發放,部分在主網上線初期即可領取。
- 團隊成員(18.5%):分配給 WalletConnect 和 Reown 團隊,四年線性解鎖,第一年鎖倉。
- 節點與用戶獎勵(17.5%):用於質押、營運績效激勵機制,將按年度逐步釋放。
- 早期支持者(11.5%):提供初期資源者之配額,同樣有 1 年鎖倉與 4 年解鎖期。
- 開發資金(7%):支持協議與 SDK 持續升級。

(來源:whitepaper.walletconnect)
WCT 無通脹計劃,意即未來三至四年內不會增發新幣,所有網路激勵均源自原始分配。
WCT 的角色與功能
WCT 在網路中扮演四大角色:
- 治理(Governance):WCT 持有者可對網路參數、費用制度、節點設定、未來提案進行投票,推動社群共治。
- 質押(Staking):參與節點營運或驗證,獲得質押獎勵,並可根據鎖倉時間提高權重。
- 獎勵分配(Rewards):用於獎勵節點營運者、錢包開發者與 SDK 等貢獻者,支持整體網路效能。
- 網路費用(Network Fees):目前尚未啓用,但未來可能由應用端支付轉送費用,以支持網路永續運作。
質押機制
參與節點運營者需質押至少 10 萬枚 WCT 並鎖倉至少 52 周,才能成爲合格節點。質押者可根據以下條件獲得質押獎勵:
- 鎖倉越久,權重越高(最高爲四年鎖倉達到 2 倍加成)。
- 所有質押者的收益將根據個人權重在全網總權重中所佔比例分配。
- 若節點表現不佳(如上線率低、延遲過高),則可能遭遇 slashing(削減)處罰,暫時無法領獎並被移出活躍節點集。
爲什麼 WCT 很重要?
WCT 並不只是另一枚治理代幣,它是構成 Web3 基礎設施的一環,讓 WalletConnect Network 真正朝去中心化、可持續、無需信任邁進,相比傳統中心化 API 提供者壟斷的服務模式,WalletConnect 透過激勵、治理與透明度,把控制權交還給社群與用戶,避免資料壟斷與審查風險,隨著 Web3 應用從交易擴展到社交、支付、身分認證,WCT 將成爲這些新場景的共同協議資產。
即刻開始進行 WCT 現貨交易:https://www.gate.com/trade/WCT_USDT

總結
WalletConnect 正在重塑 Web3 的使用者體驗,不再只是點對點連接,而是一套可擴展、可組合、去中心化的使用者互動網路,WCT 作爲這套系統的代幣,不僅支撐整體運行,更承載治理、參與與價值捕獲,這是一場關於開放網路主權、用戶自主與協議未來的長期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