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广场小伙伴们,福利不停,精彩不断!目前广场上这些热门发帖赢奖活动火热进行中,发帖越多,奖励越多,快来 GET 你的专属好礼吧!🚀
🆘 #Gate 2025年中社区盛典# |广场十强内容达人评选
决战时刻到!距离【2025年中社区盛典】广场达人评选只剩 1 天,你喜爱的达人,就差你这一票冲进 C 位!在广场发帖、点赞、评论就能攒助力值,帮 Ta 上榜的同时,你自己还能抽大奖!iPhone 16 Pro Max、金牛雕塑、潮流套装、合约体验券 等你抱走!
详情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community-vote
1️⃣ #晒出我的Alpha积分# |晒出 Alpha 积分&收益
Alpha 积分党集合!带话题晒出你的 Alpha 积分图、空投中奖图,即可瓜分 $200 Alpha 代币盲盒,积分最高直接抱走 $100!分享攒分秘籍 / 兑换经验,中奖率直线上升!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t/status/12763074
2️⃣ #ETH百万矿王争霸赛# |ETH 链上挖矿晒收益
矿工集结!带话题晒出你的 Gate ETH 链上挖矿收益图,瓜分 $400 晒图奖池,收益榜第一独享 $200!谁才是真 ETH 矿王?开晒见分晓!
详情 👉 https://www.gate.com/pos
技术中立原则的演变:从美国专利法到中国互联网监管实践
技术中立原则的起源与发展及在我国的应用
技术中立原则最早源于美国专利法中的"普通商品原则"。1984年美国最高法院在"索尼案"中首次将其应用于版权领域,确立了只要技术存在实质性非侵权用途,开发者就可免责的规则。这一规则被称为"索尼规则"或"技术中立原则"。
2005年的Grokster案对技术中立原则的适用边界进行了重塑,确立了"积极诱导规则"。该案突破了索尼规则的机械适用,将"意图标准"引入技术中立抗辩中,为后续网络服务提供者责任认定提供了更精细的判断框架。
20世纪90年代,随着P2P文件共享、UGC平台等技术发展,美国颁布《数字千年版权法案》,提出"避风港原则",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版权侵权责任豁免机制,以平衡技术创新与版权保护。
在我国法律体系中,技术中立原则贯穿于互联网监管、知识产权及电子证据规则等多个领域。2006年制定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吸收了美国"避风港原则",规定了"通知+删除"原则。同时对"避风港原则"进行了补充,提出"红旗原则"。
在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技术中立原则的适用态度日趋谨慎。例如在"爱奇艺诉大摩网络广告屏蔽不正当竞争案"中,法院认定广告屏蔽软件不构成技术中立,构成不正当竞争。而在"泛亚公司诉百度音乐盒侵权案"中,法院对百度不同服务的技术中立性进行了区分判断。
技术中立原则在知识产权领域有广泛适用,但在刑事司法领域是否适用,仍有待进一步探讨。